上海世博会这边刚刚圆满闭幕,那边,广州亚运会即以一种别样的方式登台。11月12日晚,以珠江为依托,以城市为背景,以海心沙岛为舞台,一场“令人炫目”的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华丽铺开。
这是继1990年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运会后,亚运盛会再次来到中国,也是中国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举办的又一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迄今为止,亚洲运动会一共举办过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是其中唯一一届在体育场外举行的开幕式。
这场开幕式迅速赢得了世界的赞誉。英国《每日邮报》刊登文章说,开幕式场景全面展示了中国南方文化的精髓;法新社认为,开幕式的“场面壮观宏大”;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则盛赞开幕式“饱含感情”、“绝对精彩”。
举凡各类国际大型运动会,吸引人们关注的,往往不仅仅是精彩的赛事。开幕式与闭幕式的绝佳创意与艺术表演,也成为成功乃至伟大的运动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广州亚运会亦不例外。亮点迭现的开幕式,在给亿万观众带来一场丰盛的视听盛宴之外,也将广州亚运会的精神浓缩、绽放。
“幕天席地,天人合一”,这是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给现场内外观众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也是中国古代审美理想的一次现代版本的完美展现。无论是《白云之帆》篇章中180名演员扣人心弦的“空中飞人”表演,还是《海洋之舟》里“水手”们在惊涛骇浪中的搏击,抑或是绚丽灯光将广州塔幻化成高耸入云的绿色亚洲生命之树,都在为开幕式的成功增光添彩。
整场开幕演出则通篇流淌着“水”的主题,《大地之水》、《海洋之舟》、《白云之帆》和《花城之邀》等篇章,均阐释出水在岭南文化中的深刻含义。水,看似柔弱,却刚强有力;看似漫游,却直奔目标。海洋文明对南粤大地经年浸润,有了自然的结晶。
观看这场开幕演出,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亚运会历史上的一次浪漫创举,充满了美妙的想象力,这是广州人敢为人先精神的又一次体现,当然,这也是广州速度的最好写照。
将亚运会开幕式搬出体育场,就是一种创新,就是敢为人先,就是对常态思维的突破。舞台变了,空间结构变了,“静静停泊在珠江上的45条满载参赛选手的船只、610米高的广州电视塔、盛放的焰火、美妙的歌舞”,无不让人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而实现这样的空间突破,不仅要敢想,还要敢为,要有强大的执行力对美妙的理念作出阐释。
很显然,广州已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这座位于中国南方、充满活力、古老而现代的都会,首次实现了副省级城市承办大型国际综合赛事、建成亚运史上首个亚运城、首次独立进行亚运会市场开发,并且建设了中国内地首个获国际认可的马属动物“无疫区”——这诸多的“第一次”,也是广州努力追求创新的结果,也是广州敢为人先的结果。
也正因为是“第一次”,许多建设任务必须从零起步,从无到有。在这样的建设过程中,“广州速度”让人印象深刻。回过头看,广州亚运城在广州莲花山下拔地而起,竟然只花了不到10个月的时间。近百栋单体建筑,总建筑面积147.82万平方米,使其成为亚运会历史上最宏大的建筑工程。如果说北京奥运会让世界记住了“鸟巢”和“水立方”,那么广州亚运会定会让世界记住亚运城建设的“广州速度”。
有必要指出的是,“广州速度”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有深厚的母体提供营养。长期以来,南粤大地一直是思想解放的前沿阵地,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第十六届亚运会,正是在这样一片土地所作的精彩华章。只不过,广州具有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一次是在一场国际体育盛会中得到了体现。
从空中俯瞰时,海心沙岛“像极了一艘等待起航的大船”。是的,一场亚洲运动会的宏大背景,是一座中国城市、一个国家正在扬起新的风帆,正在踏上新的征程。对于广州亚运会来说,“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是一句口号,但又不只是口号。我们自然有理由为广州亚运会美妙的开场而鼓掌,为整场运动会的成功而期待,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新的起航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