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州GDP总量超过万亿元的同时,外贸总量也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广州市外经贸局局长肖振宇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过去五年,广州外经贸在“外贸增效、外资优化、外经拓展”三大战略之下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并积极推动外贸调结构与谋转型,实现了引入中新“知识城”、联邦快递、马士基、TESCO等国际服务业巨擎“入驻”羊城。
过去五年,受益于广州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州不仅引入了大量外国资本,也引进了先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为广州产业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本与智力“助推器”。
展望未来五年,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有着中国外贸大市之称的广州将谋取怎样的定位?有哪些新的战略思路?
肖振宇对此介绍说,尽管2010年广州进入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千亿美元进出口城市俱乐部。但仍要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十二五”期间,广州将着力推进转变外经贸发展方式,推动外经贸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外贸大市转为外贸强市。使得广州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效益显著增强,初步形成若干个“广州创造”、“广州制造”、“广州服务”的国际品牌。
2010年,广州除了收获万亿元GDP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全球资本舞台也崭露头角—— 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量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跨入国内为数不多的进出口千亿元城市之列。
肖振宇介绍,受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带动,广州与国际经济合作力度不断提升,为提升广州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一五”期间,广州进出口总额平均每年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年均增速达到13%,2010年将突破1000亿美元,进入全国为数不多的千亿美元进出口城市俱乐部。
其中,服务外包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全市服务外包规模超过550亿元,2010年在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服务外包离岸合同额预计将超过10亿美元,同比增长85%以上。在商务部登记的服务外包企业达到207家,以大学生为主的从业人员已达10万人。
与此同时,外资项目占全市合同外资的比例从70%提升到80%以上,五年来引进的超千万外资项目近1000个。截至2010年11月,五年来共引进合同外资超过260亿美元。目前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174家在穗投资
开放型经济成为城市发展重要推动力。到目前为止,广州年对外贸易总值占全国的1/28,吸引外资占全国的1/22;外商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六成,涉外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3,国税收入中涉外企业税收收入规模继续居各经济类型首位。
广州创造 广州制造 广州服务
外经贸“三剑客”将推动“外贸大市”转型“外贸强市”
过去五年,广州已相继获得了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船舶出口基地”称号,出口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奠定了“外贸强市”的良好基础。
肖振宇表示,未来五年,将在这些传统优势基础上,立足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借亚运会的影响,加大与世界各国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推动广州加快建设成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因此,调整对外贸易经济结构仍将成为未来的重点。
包括将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广州外经贸新优势。并将继续推进各类出口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发挥国家医药出口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等优势,增强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出口产品价值链的引领作用;同时,还将扩大进口贸易,加快进口广州急需的能源、资源、关键技术、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发挥进口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造推动本土企业境外上市
除了推动出口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广州还将优化引资内容,不仅要“引资”,还要“引智”,两者并重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高端设计、研发人才。以借助利用外资推动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十二五”期间,广州引资将主抓现代服务业项目、低碳领域项目及总部企业。包括重点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金融、物流、会展、服务外包、创意、医疗和教育等产业,引进一批与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同时重点鼓励世界500强企业到广州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培训基地;引导外资投向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绿色低碳等领域,以推动培育技术含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不仅如此,在引进外资项目方式上也将创新以往思路。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广州将进一步推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其中包括鼓励外资更多地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也将大力推动企业境外上市。
培育三家超10亿美元跨国企业
“广州外经贸发展不能为了转型而转型,要在转型过程中促进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国际化。”
肖振宇介绍,接下来,广州会借助推进穗港澳营商环境与做事规则的紧密对接为突破口,以新加坡、汉城等国际发达城市为学习标杆,从制度建设和运作方式上加快与国际接轨,整体提升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除了营商环境的优化与改善,在企业“走出去”与资本“请进来”方面,广州也将探索机制性的合作平台。将通过政府搭台的形式,引导和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机械制造、纺织、轻工、建材等制造企业,到东盟、非洲、南美、中东地区投资设厂,推动电子、软件、生物等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境外研发机构,并支持优势企业并购境外企业和知名品牌,投资建立生产基地、经贸合作区和境外营销网络,以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水平。
与此同时,还将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本土跨国公司,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将形成3家以上年营业额达10亿美元、海外业绩占50%以上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